无人机技术
一、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
行业背景
无人机产业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,2025年全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,无人机驾驶员、数据处理员等技术人才缺口超50万,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产业占据全国半壁江山。
我校聚焦“操控+应用”双核心,培养无人机装配调试、飞行操控、数据处理及行业应用(如测绘、物流、植保)的复合型技能人才。
培养方向
技能目标:掌握无人机飞行原理、飞行法规、航测数据处理、设备调试与维护,熟练使用AutoCAD、无人机建模软件及VR模拟系统;
职业素养:强化安全操作规范、空域管理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,适应无人机行业“技术+法规”双重要求。
二、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
核心课程
理论课程:
无人机导论与飞行法规、无人机结构与系统建模、导航定位技术、航空摄影测量原理;
低空经济产业分析、无人机项目方案设计、行业应用案例分析(如农业植保、电力巡检)。
实训课程:
无人机飞行操控(含多旋翼/固定翼机型)、航拍与测绘数据处理(使用Pix4D等软件);
无人机装配调试、VR模拟紧急故障排除、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实操。
教学创新
校企共育:与无人机企业共建实训基地,参与真实项目如快递物流航线规划、城市三维建模;
岗课赛证融合:
组织学生参加省级技能大赛(如无人机航测赛项),支持考取“民航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”“1+X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;
推行“双师制”教学,聘请企业工程师联合授课。
三、就业方向与薪资水平
岗位覆盖
技术类:
无人机驾驶员(月薪6k-12k,含飞行补贴)、航测数据处理员(月薪5k-8k);
无人机维护工程师(月薪7k-10k)、行业应用技术员(如农业植保、电力巡检,月薪8k-15k);
管理类:
无人机项目运营主管(年薪10万-18万)、低空经济企业技术顾问(需持高级执照)。
行业优势
政策红利:武汉、广州等地出台无人机产业发展方案,推动快递运输、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场景扩展;
区域需求: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企业密集,毕业生可通过“订单班”直接进入大疆、极飞科技等企业。
四、升学路径与职业发展
升学通道
中高职贯通:衔接高职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、智能控制技术专业;
职教高考:优秀学生可报考本科院校航空航天工程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。
终身成长
职业进阶:从基础驾驶员发展为无人机系统工程师,或转向无人机研发、空域规划设计等高附加值领域。
五、报考提示
身体条件:无色盲色弱、无恐高症,部分院校要求矫正视力1.0以上;
技能特长:优先录取具备物理基础、动手能力强的学生,部分学校增设无人机组装实操测试。